近日,《自然》新闻版块撰文指出,过去几十年来,全球博士毕业生数量稳步增长。在中国和印度等国家,这一数字更是呈爆发式增长。针对大量的博士生人数,并没有足够多的研究机构的学术岗位可以容纳得下,而许多大学也没有为毕业生做好学术界以外职业的准备。传统上,博士学位是终身学术生涯的“垫脚石”。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朱鸿明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:“近几年来,国内考博的人数越来越多了,一方面是传统的本-硕-博-教职的职业路径依赖,另一方面也因为硕士的就业竞争激烈,很多研究生认为博士学历在就业中具有优势。”《自然》援引数据显示,在中国,2013年至2023年期间,博士生人数翻了一番,从约30万人增加到60多万人。但香港大学专注于高等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的教授雨果·奥尔塔(Hugo Horta)表示,学术界的就业岗位数量并没有跟上博士学位持有者数量的增长。一位美国高校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全球的“博士潮”与过去十几年各国科研经费和项目的数量增长也有很大关系。“当科研经费充足时,很多研究课题负责人就有机会招募大量的博士生。”他指出,但现在美国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财政预算都在缩减,留给这些博士毕业生的岗位也不会那么多了。在这一背景下,教育界呼吁重新审视博士培养的导向与方案,更好地帮助毕业生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。据《自然》,许多研究人员呼吁重新审视博士的意义,让高等教育系统改革能更好地帮助博士生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。日本、德国和英国等国家已经开始改革了,比如让博士生在研究期间接受培训和带薪实习,或是推出诸如“产业博士”的替代选择,“产业博士”让学生与企业合作完成他们的研究。尽管如此,许多博士生仍表示,学校并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,来帮助他们适应今后的非学术型岗位。“我们必须改变博士教育,培养适合各行各业的博士,”曾就职于经合组织(OECD)的葡萄牙高等教育国务大臣Cláudia Sarrico说,“社会需要他们的技能——创新力、批判思维、分析思维——所有这些都是就业市场看重的。”来源:第一财经、自然系列

转载请注明来自长沙市金融投资运营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全球博士生过剩 - (07/07百度发布)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