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1199期:第05版
首版
2025精准资料大全免费查询,警惕虚假宣传,程序执行优化_尊享特别版oh.55.79
2025精准资料大全免费查询,警惕虚假宣传,程序执行优化_尊享特别版oh.55.79:不用中国一颗螺丝!印度军队全面排查中国零件,没想到越查越绝望
印度军队最近干了一件"壮举"——全面排查军事装备中的中国零部件,誓要实现"零中国供应链"。然而,这场声势浩大的"排中行动"不仅没能展现印度的自主能力,反而暴露了其军工体系的致命软肋。从无人机到稀土,从榴弹炮到防空系统,印度军队越查越心惊:原来自己引以为傲的"国产装备",竟处处藏着"中国心"。
印度国防部的这次排查可不是小打小闹。据《今日印度》报道,国防部下令对所有军事采购系统进行"地毯式大检查",重点排查战斗机、潜艇、导弹、无人机等关键装备。陆军设计局副局长曼恩甚至公开宣称:"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是解决潜在安全风险的关键优先事项。"这番表态看似强硬,实则暴露了印度的焦虑——此前因发现中国产零部件,印度不得不紧急取消400架无人机采购订单,颜面尽失。
印度军工(资料图)
然而,排查结果让印度军方大失所望。以无人机为例,印度虽然高喊"国产化"口号,但核心部件如飞控芯片、电机、光学镜头等几乎全部依赖中国。更讽刺的是,印度引以为傲的"丹奴什"榴弹炮,2017年测试时第一发就炸膛,事后调查发现其使用的竟是中国洛阳轴承(民用级)。德国分包商偷梁换柱,将原本应从德国蒂森克虏伯采购的滚珠轴承,换成了中国产的廉价替代品,直接导致武器性能不达标。印度军方愤怒地拆除了所有中国零件,但问题是——如果不依赖中国供应链,印度连合格的替代品都找不到。
稀土问题更是让印度陷入两难。中国掌控着全球90%的稀土提炼产能,而印度虽然储量位居全球第五,但提纯技术严重落后。印度商务部长坦言,该国稀土战略储备不足3个月,急需与中国谈判补充库存。更尴尬的是,印度军工所需的钨、钼等稀有金属,以及火药推进剂、复合装甲材料等关键物资,60%以上都从中国进口。印度国防部试图通过"印度制造"摆脱依赖,但莫迪政府承诺的230亿美元补贴,实际到位仅17.3亿,连零头都不到。
稀土(资料图)
印度的困境不仅限于硬件。电子元件领域,中国产品凭借低价和稳定供应链占据绝对优势。印度军方发现,许多"国产无人机"的核心开发板竟来自中国华强北,成本仅需200元人民币。相比之下,日本制造同类无人机的成本是大疆的10倍以上。印度试图通过禁令杜绝中国零件,但全球供应链早已深度融合——即便从欧洲或以色列采购,背后工厂可能仍在珠三角。
更荒诞的是,印度一边禁用中国零件,一边对中国稀土资源翘首以盼。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,与美国“脱钩”战略的失败如出一辙。拜登政府曾禁止政府机构采购中国无人机,结果导致美国本土无人机产能不足、价格飙升,反而拖累了政府项目进度。印度的情况更为严峻:若彻底禁用中国零部件,印军可能面临无装备可用的窘境,要么高价采购西方产品,要么退回冷兵器时代。
莫迪(资料图)
印度军方的"排中行动"看似政治正确,实则暴露了其军工体系的三大顽疾:技术落后、管理混乱、资金短缺。DRDO(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)的"自主研发"项目长期陷入预算超支、工期延误的怪圈;私营军工企业为拿订单虚报国产化率,后期又通过追加成本牟利。莫迪政府试图用行政命令解决产业链问题,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产业规律——在全球化的今天,强行切割供应链只会自食恶果。
这场闹剧最终可能以"双输"收场。中国零部件出口或许会受影响,但印度军队将付出更惨痛的代价:装备性能下降、采购成本飙升、现代化进程停滞。正如网友调侃:"印度制造"的真相或许是——每一颗螺丝都藏着"中国心"。当政治口号撞上现实壁垒,印度的“脱钩”美梦,恐怕只能继续在绝望中沉沦。
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社会新闻"

关注公众号,随时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