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2575期:第09版
首版
2025年1-6月汽车生产增11%,新能源汽车687万渗透率44%,汽车消费增1% - (07/16小程序发布)
注:本分析文章仅代表崔东树个人观点,如有异议,请留言。
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、迎难而上,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3%。政府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,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,以旧换新推动的汽车家电等消费对经济促进效果巨大,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向好。
自从楼市2021年下跌以来,汽车消费从2020年的3.94万亿上升到2024年的5.03万亿,摆脱了2018-2020年的连续3年徘徊在3.9万亿的被动局面。由于房地产下跌利好消费,买房投资挤压消费问题改善,2025年6月车市消费增长5%,目前看消费不旺的问题稍有改善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6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87亿元,同比增长4.8%。其中,汽车消费额4638亿元、同比增5%;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649亿元,增长4.8%。1—6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,同比增长5.0%。其中,汽车消费额23468亿元、同比增1%;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21990亿元,增长5.5%。
2025年6月汽车生产281万台,同比增9%;新能源汽车生产123万台,同比增19%,渗透率44%;燃油车生产158万台,同比降2%。2025年1-6月汽车生产1557万台,同比增11%;新能源汽车生产687万台,同比增36%,渗透率44%;燃油车生产869万台,同比降3%。
随着车市以旧换新补贴政策,引爆近期车市,效果特别显著,我们的国内车市零售量增长年度预期也需要从2%调高到6%了。期待未来能有长效的强力接续政策,减免购车人员个税、推动新能源车下乡、优化C7经济型电动车驾照申领、给200公里以下续航的合规纯电动车免车购税、鼓励结婚购车、鼓励生育购车等更多的改善措施,拉动购车消费促进经济增长。
1.居民收入与消费
2025年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,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.3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5.4%。分城乡看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,增长4.7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4.7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,增长5.9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6.2%。202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2019年上半年增长43%。
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8186元,增长4.8%,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3.3%。其中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5380元,增长4.0%,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8.0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0060元,增长5.5%,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.3%。202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中位数收入相对2019年上半年增长37%。
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09元,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.2%,扣除价格因素影响,实际增长5.3%。分城乡看,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545元,增长4.6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4.6%;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33元,增长5.8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6.1%。202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对2019年上半年增长39%。202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支出占收入的66%,较2019年上半年的68%下降2个百分点。
2.汽车消费恢复较强
楼市自从2021年下跌以来,汽车消费从2020年的3.94万亿上升到2024年的5.03万亿,摆脱了2018-2020年的连续3年徘徊在3.9万亿的被动局面。由于房地产下跌利好消费,买房投资挤压消费问题改善,目前看消费不旺的问题稍有改善。
6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87亿元,同比增长4.8%。其中,汽车消费额4638亿元、同比增5%;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649亿元,增长4.8%。1—6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,同比增长5.0%。其中,汽车消费额23468亿元、同比增1%;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21990亿元,增长5.5%。
3.汽车产量逐步走强
分产品看,6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623种产品中有32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。其中,汽车264.2万辆,增长11.3%,其中新能源汽车124.5万辆,增长31.7%;发电量7378亿千瓦时,增长0.5%;原油加工量5911万吨,下降1.8%。
4.2025年汽车增加值表现较好
6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.8%。1—6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。
2020年汽车工业增加值增6.6%;2021年增速徘徊在5.5%的水平;2022年的汽车增加值6.3%,较强;2023年汽车业增加值增13%,实现超强增长;2024年的9.1%的汽车增加值相对提升较好。2025年1-6月份的汽车工业增加值增11.3%,6月汽车工业增加值增11.4%,表现较好。
5.汽车产能利用率平稳
2020-2023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保持在72.4—74.6的较小波动范围内。2024年四季度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.2%,比上年同期上升0.3个百分点,比三季度上升1.1个百分点。
2025年二季度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.0%,比上季度下降0.1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下降0.9个百分点。分主要行业看,2025年二季度,汽车制造业为71.3%。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71.6%,相对处于较低水平。
6.汽车生产具体情况
2025年6月份日均新能源汽车生产4.1万台,同比增18.8%。由于新能源轿车的去年基数不高,今年轿车生产波动较大。今年1-6月的生产较好是小微型电动车,需求也是中低端的需求较强,因此销售额增速稍低于销量增速。
分产品看,2025年6月份,汽车日均9.4万辆,增8.8%,考虑到2024年1-6月基数较高,今年增速的表现很强。
2022年汽车生产2748万台,产量同比增长3%;新能源汽车生产722万,增长98%,渗透率26%;燃油车生产2026万台,降11%。
2023年汽车生产3011万台,同比增9%;新能源汽车生产944万台,同比增30%,渗透率31%;燃油车生产2067万台,增2%。
2024年汽车生产3156万台,同比增长5%;新能源汽车生产1317万台,同比增39%,渗透率42%;燃油车生产1839万台,降11%。
2025年6月汽车生产281万台,同比增9%;新能源汽车生产123万台,同比增19%,渗透率44%;燃油车生产158万台,同比降2%。
2025年1-6月汽车生产1557万台,同比增11%;新能源汽车生产687万台,同比增36%,渗透率44%;燃油车生产869万台,同比降3%。
7.2025年汽车投资恢复增长
2025年上半年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8654亿元,同比增长2.8%。第二产业中,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.3%。其中,制造业投资增长7.5%。2025年汽车投资增长22.2%。汽车投资高于制造业投资14.7个百分点。
近两年汽车投资超预期的强,处于近6年的1-6月历史最高位。2024年汽车投资增速也达到5.8%,估计是新能源增长导致汽车行业投资低迷问题逐步改善。由于新能源电池应该不属于汽车行业,因此投资的发动机肯定是萎缩的,增长的亮点待深度研究。
8.房价下跌的车市消费促进效果明显
2025年1-6月商品房均价达到9649元/平方米,价格处于历史高位。目前2025年6月商品房房价在9634元/平方米房,距峰值的2023年的11970元/平方米很小,远高于2014年的6324元/平方米,也远高于汽车销量峰值2017年时的7892元/平方米。地产的贷款大幅收缩,楼市投资主要靠居民的定金和预收款支撑,这对车市的购车资金带来一定分流影响。
2016-2019年楼市火爆影响消费很大,后期逐步降温对车市的促进较好。目前看楼市均价仍在0.97万元,东部地区的销售额较好,这也是房地产最后的挖掘高端消费的现象。目前的居民收入不支撑持续的高负债,因此楼市降温有利于促销费的车市发展。
2021年土地出让金收入87051亿元,占房地产销售额48%;2023年土地出让金收入57996亿元,占房地产销售额50%;2024年土地出让金收入48699亿元,占卖房收入50%,占比偏低。
目前,2025年1-6月汽车销量与房地产销量关系是29平米房/1辆车,销量的对比不合理现象有所改善。汽车销量与房地产销量在2024年降到31平米房/1辆车的稍高水平,虽然房车比最高时的2020年70平米房/1辆车有所改善,但万元均价的楼市挤压消费压力仍大,导致车市需求因债务压力低迷。
楼市的财富效应对高端车需求有一定的促进效果,近期居民的楼市债务压力下降和购房需求减弱,对改善车市消费也带来一定潜在利好。
9.2025年车市消费需要有持续政策支持
自从楼市2021年下跌以来,汽车消费从2020年的3.94万亿上升到2024年的5.03万亿,摆脱了2018-2020年的连续3年徘徊在3.9万亿的被动局面。由于房地产下跌利好消费,买房投资挤压消费问题改善,2025年6月车市消费增长5%,目前看消费不旺的问题稍有改善。
6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87亿元,同比增长4.8%。其中,汽车消费额4638亿元、同比增5%;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649亿元,增长4.8%。1—6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,同比增长5.0%。其中,汽车消费额23468亿元、同比增1%;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21990亿元,增长5.5%。
近几年的成品油消费相对负增长,但消费额仍是较稳定,这也是汽车消费的拉动体现。在总体社会零售中,限额以上的商品零售表现较弱,这体现了房地产对消费影响较大,楼市对总体大宗消费的抑制效果明显。
附:近日信息合集
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社会新闻"

关注公众号,随时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