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九派新闻评论员 文和刀不报清北,老师就发火?学生的未来,不是学校沽名钓誉的工具。据报道,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位老师在微信群中因3名学生未填报北大、清华,发表不当言论,愤怒解散报考群聊,引发社会热议。该教师指控三名学生“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”,辜负了学校的栽培,并称这是“教育的失败”。言辞以感情相要挟,以师恩为绑架,句句威逼同学填志愿时记得回报学校。学生奔赴自己想要的未来,怎么就变成了“教育的失败”?难道盲目服从才是成功的教育?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,迷失了教育方向的究竟是谁?拼搏三年换得一纸高分,本来就是为了获得更广阔的选择空间。如果高分不能通往更多的选择、更大的自由,而仅仅被指定为他人的期望,那么拼搏也会失去意义。学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意愿,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学生的志愿填报。我们承认学校为学生的付出和投入不假,但无论如何,学生高考不是一场纯粹的交易,人也不是喜榜上的一个数字。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向原创致敬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